一、廢棄電子產品的資源化利用路徑?
1. 金屬回收?
貴金屬提取?:電路板通過富氧頂吹熔池熔煉產出純度≥99.95%的銅錠,氰化物/雙氧水法溶解回收金、鈀等貴金屬;
鋰電池再生?:氮氣保護破碎后熱解,回收黑粉中鋰元素達93%,銅鋁箔分選純≥98.5%。
2. 材料再生?
塑料部件?:粉碎重制成家電外殼、汽車內飾等再生制品;
玻璃屏幕?:高溫熔煉為建筑用玻璃纖維;
環氧樹脂?:無害化處理后作建材原料。
3. 污染物轉化?
含汞部件?:低溫破碎技術實現汞回收率≥99%;
有機溶劑?:催化燃燒分解VOCs,去除率≥95%。
二、合規銷售流程?
1. 資質與分類?
企業需取得廢棄電器電子拆解處理資格,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分類危險廢物與可回收物;
顯像管玻璃、電路板等危險廢物納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管理。
2. 銷售流向管控?
危險廢物?:移交資質單位處置,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生態環境部門全程跟蹤;
可回收物?:銷售給合法利用單位,簽訂書面合同并核實買方資質,建立銷售臺賬保存≥3年;
3. 數據申報?
通過國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信息系統”按季提交拆解量、銷售去向等數據;
2025年新規要求配置視頻監控,確保全流程可追溯。
三、行業盈利瓶頸?
1、成本壓力?
專業拆解線投資超1500萬元,但原料回收量不足導致設備閑置;
單臺手機拆解后0.03克黃金價值約15元,難以覆蓋處理成本。
2、非法競爭沖擊?
80%廢舊家電經個體商戶流入小作坊,酸浴提金屬污染環境且規避合規成本;
正規企業每拆解1臺需比非法渠道多付30元以上成本。
四、創新銷售與政策支持?
1. 商業模式升級?
閉環產業鏈?:如銀龍能源采用“生產-租賃-回收”模式,控制電池全生命周期所有權;
以舊換新聯動?:AI智能回收機實現5分鐘估價付款,提升正規渠道回收率。
2. 政策激勵?
專項資金補貼?:替代原基金補貼制度,支持企業技術升級與規模化運營;
生產者責任延伸?:要求制造商承擔回收責任,構建“生產—回收—再生”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