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家電迭代升級速度不斷加快,很多人在發愁,新產品買回來舊的怎么處理?直接扔了覺得浪費,不扔又沒地方存放,這也直接導致廢舊家電日益增多。
我國是電子產品生產消費大國,針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目前,我國已經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互聯網+回收”模式也在積極推進。研究顯示,到2030年,我國將產生2840萬噸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該怎么“變廢為寶”?未來回收處理行業將如何發展?
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的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國規范拆解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達7250萬臺。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于可利介紹:“總體預計,全年規范拆解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應該會超過9000萬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整體來說穩中有進。”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是指專門從家庭、企業和其他機構處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如洗衣機、冰箱、電視、計算機等,并進行分類、拆解和處理的產業。
家電行業分析師洪仕賓表示,這幾年從國家到地方,不斷出臺政策促進綠色家電和家電回收。“第一,國家制定了一些規范的制度;第二,在市場上做了一些引導促進;第三,對進入門檻做了一些規范性要求。其實我國廢棄電子拆解,呈現蓬勃狀態發展,并且它的上升勢頭比較猛,猛的原因來自我們本身廢舊電器量的增大。”
在家電行業分析師洪仕賓看來,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運用,給企業提供了高效、精準的回收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們每年電子廢棄物的使用壽命,以及真正流入到市場的規模。通過拆解智能化設備,可以降低回收的污染程度,以及在智能化處理中實現降本增效。”
可以看到,我國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全過程污染控制和回收處理活動的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大,已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管理體系。2012年至2020年,國家累計發放219億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于補貼處理企業,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腦的規范回收,有力地支持了行業的規范發展。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09家企業獲得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資格許可。洪仕賓認為,這對于整個中國的大市場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期待國家再出臺一些政策。比如加大頒證引導,讓更多的廢舊拆解企業真正持證上崗。其次,做一些政策性引導,甚至資金資助,因為這種拆解類,如果沒有政策性引導的話,讓這些廢舊電器流入到一些不該流入的市場,是會破壞生態的,沒有發揮一個很好的市場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