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電器電子產品的制造與消費大國,每年都會產生龐大的廢棄物。若這些廢棄物未經妥善處理而泄露至環境,不僅會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還會導致資源的極大浪費。近期,在生態環境部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強調,將持續扶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工作,旨在有效規避環境污染風險,推動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并加大監管力度,嚴懲環境違法行為。
隨著國家推動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深入實施,我國消費品的以舊換新需求正迎來集中釋放期。特別是在“雙11”購物節前夕,眾多消費者計劃更新家中的電器設備,而如何處理這些被替換下的舊電器,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為了完善回收體系,國家正積極扶持正規的回收企業,即“正規軍”。然而,當前廢舊產品設備的回收網絡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回收企業成本高昂、市場影響力有限,以及回收渠道不暢等問題。一些廢舊消費品因此流入非正規回收渠道,被隨意拆解處理,進而引發環境問題、資源浪費和安全隱患。
針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國家相關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今年年初,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廢舊家電家具的回收量將比2023年增長15%以上,并顯著提升廢舊家電家具的規范化回收水平。
為了提升資源再生利用水平,國家正在積極拓寬新興產業領域。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具有較高的專業要求,需要掌握先進的拆解技術和資源再生利用技術。以手機為例,一部手機中包含了超過60種材料,包括多種貴金屬、稀有金屬和塑料等,均可回收再利用。隨著技術和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回收利用領域正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特別是稀貴金屬提取技術和生物質液體燃料等新技術的研究應用,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提供了更先進的解決方案。
此外,為了促進二手商品的流通交易,國家正在加強平臺聯動,提升交易效率。近年來,二手閑置市場蓬勃發展,規模已突破萬億元大關,用戶數量也達到了數億之巨。然而,二手交易市場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交易體制不完善、交易手續不規范等。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國家正在強化交易平臺的管理責任,促使平臺加強對交易雙方的資質審核、信息真實性核實以及交易過程的監督等,以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的二手商品市場環境。
提升消費品回收循環利用水平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綜合施策。據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已有95家正規處理企業共回收處理了近7600萬臺(套)廢電器,并產出了約37萬噸廢塑料和52萬噸廢銅鐵鋁及其合金等再生資源。通過打好“政策、市場、科技、社會”的組合拳,暢通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渠道,我們將能夠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